电话:027-87686090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237号 (430079)
邮箱:esev2022@126.com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中草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植物细胞外囊泡作为中草药领域的研究新星,正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日前召开的第一届湖北省细胞外囊泡学会年会上,大会组委邀请了细胞外囊泡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针对当前的市场和需求,带来了细胞外囊泡在不同研究领域、产业应用上的创新技术。大会上,中草药囊泡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赵可伟作题为“中草药囊泡研究新进展”的学术报告,让我们一同回顾。
报告中,赵教授首先对植物细胞外囊泡(EV-like particles, EVLP)研究进展做了总
结,并指出植物中发现(细胞外囊泡)EVS比哺乳动物早15年,且植物囊泡具有安全低廉、生
物相容性强、可直接食用、可量产等优势,为其在生物治疗剂及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植物细胞外囊泡含有miRNA、mRNA和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可发挥抗氧化、抗炎和
组织再生等作用。植物细胞外囊泡可将上述活性物质释放到细胞外间隙,这些EVLPS作为细
胞外信使,刺激细胞间的通讯和对病理疾病的生物防御。
中草药细胞外囊泡(Chinese/herbal medicine/derived/EV-like/particles CHM-EVLP)研究作为中草药疗效机制的新方向、新领域逐渐引起关注。对于中草药来说,囊泡运送的重要货物之一就是中草药中有效活性物质”。和普通的中药汤剂相比,能显著提高中草药细胞外囊泡被组织细胞摄取内化的效率虽然囊泡个头小,但其双层膜结构稳定可以保护负载的货物达到疾病靶组织等,因此中草药细胞外囊泡可以作为药物递送载体治疗疾病,为中医现代化打开新的“突破口”。
赵教授介绍了中草药细胞外囊泡特性和作用机制,围绕中草药药效成分、中草药细胞
外囊泡生物活性和靶向性、用药方式和临床疾病的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分享了国内外大咖在中草药细胞外囊泡的研究成果,几年前,国际上就已经开展了植物细胞外囊泡研究,但中草药细胞外囊泡研究是这两三年才刚刚兴起来,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中草药囊泡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内首个中草药囊泡工程研究中心,为推动中草药囊泡的发展特别是标准化的建立,在中草药囊泡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的支持下,由全国中草药囊泡研究与应用专家委员会牵头,全国中草药囊泡领域的研究专家经多次会议共同就中草药细胞外囊泡的研究现状、命名方法、分离方法、质量标准和研究应用等问题进行了多轮磋商,并最终达成13条共识。
中草药囊泡研究与应用是中医药现代化新机遇,应用前景无限,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将持续揭示中草药囊泡巨大的应用价值!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医学检验科党支部书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
属医院骨质疏松研究所实验室主任;广州市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
临床检验诊断学一分子诊断、骨质疏松与中药外泌体方向。编写检验论著一部,外泌体论著一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厅-广东中医科学院联合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产业技术重大攻关项目),广州市重点实验室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2020学科研究重大项目、高水平大学面上项目等多项课题项目,以主要承担者参与二十多项国自然等课题的研究,发表SCI等学术论文10余篇。